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申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2025-03-26

各设站单位(学院)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举办第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人社部202518号),现就我校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设站单位(学院)博士后积极申报:

一、比赛项目

大赛主题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

组别安排(4个):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和揭榜领题赛

赛道设置(7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石油化工、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其他行业

各组别可根据项目报名情况调整赛道。

二、参赛条件

创新赛:参赛项目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参赛项目技术研发负责人或项目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至少有1名是国内在站或已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2. 项目具有创新性,符合我国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和科技自立自强需求,其成果、产品或服务有较大的潜在需求并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已完成样机、履行服务合同或拥有其它亟需投资转化的科研成果至报名截止时参赛项目尚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运营。

3. 参赛项目所提出的成果、产品或服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参赛人员对参赛项目拥有合法自主的知识产权或使用权,无违反竞业禁止、保密约定等情况。

(二)创业赛:参赛项目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2020年1月1日后至截止报名时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初创型企业,该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股东成员中至少有1名成员是国内在站或已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2. 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拥有创新性的产品、技术或完整的商业模式,符合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服务等业务。

3. 企业为非上市公司,2024年度(自然年)营业收入在2亿元人民币以内

4. 企业发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知识产权纠纷和违反竞业禁止、保密约定等情况。

(三)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参赛人员和项目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注册参赛人员应为项目技术研发负责人或项目开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具有海外(境外)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或在海外(境外)取得博士学位,不限国籍。

2. 参赛项目应为意向在国内合作(转化)的科研创新项目、与国内单位进行科研创新合作的项目(课题)或以科研创新成果注册企业的落地项目。

3. 参赛项目所提出的科研成果、产品或服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参赛人员须对其参赛项目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或使用权(授权),个人或团队应承诺申报材料及比赛过程中无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纠纷、商业侵权等失实或失信行为。

(四)揭榜领题赛:揭榜者应为国内在站或已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拟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海内外博士及其团队,并具备以下条件:

1. 能针对张榜需求提出明确解决方案,要求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可行、数据真实。

2. 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及相应技术指标,有可靠的项目完成年限及进度安排等。

3. 具有合法自主的知识产权,无知识产权纠纷。

4. 揭榜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多人组团进行联合攻关,团队内部有较为明确的合作机制

5. 张榜单位员工或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不能参与本单位需求项目的揭榜

各组别参赛条件详见文件附件1。

三、赛事安排

(一)比赛时间。

1. 4月-7月开展比赛报名和预选推荐

2. 8月开展全国复赛(专家通讯评审)工作

3. 10月中下旬开展全国总决赛

(二)全国总决赛地点。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国际会展中心。

    (三)参赛方式。

符合参赛条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或所在团队于4月20日起登录中国博士后网大赛专区(www.chinapostdoctor.org.cn)或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官网(bs.rsj.quanzhou.gov.cn)注册报名(参赛条件详见附件1)。

创新赛、创业赛组别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以下简称各地区)进行预选并组队参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和揭榜领题赛组别由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团队自主报名参赛。

各组别赛事的具体安排详见文件附件2。

四、奖励政策

大赛设置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若干,按照金奖10万元、银奖5万元、铜奖2万元的标准发放奖金,优胜奖获得者颁发获奖证书。

1. 创新赛、创业赛、揭榜领题赛组别的每个赛道设置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6名、优胜奖若干名(根据各赛道实际参赛情况确定,每个赛道最多不超过12名)。

2. 对西部地区(海南省参赛项目按西部地区政策对待,下同)参赛选手适当倾斜支持。若同一赛道没有西部地区参赛选手进入前12名,但有西部地区参赛选手比赛成绩排在该赛道第13至18名的,则增加1名铜奖给该赛道成绩最高的西部地区参赛选手。

3. 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每个赛道设置金奖3名、银奖7名、铜奖10名、优胜奖若干名(根据各赛道实际参赛情况确定,每个赛道最多不超过12名)。

五、联系方式

(一)秘书处

朱老师(组委会)电话 010-84207345

耿老师(执委会)电话 0591-87846674

箱:zjsbshc@163.com

(二)赛事评审组

王老师(组委会)电话:010-82387704

 蔡老师(执委会)电话:0591-87679659

 邮  箱:abcrcfw@163.com

(三)交流对接组

 王老师(组委会)电话:010-62335012

 郑老师(执委会)电话:0591-87817990

 侯老师(执委会)电话:0595-22112397

 邮  箱:zjgzc@rst.fujian.gov.cn

(四)内蒙古大学人事处

     电话:0471-4992415

 

 

                                 人事处

                                                                 2025326

 


下一条:关于开展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推荐工作的通知

关闭